您的位置:风俗习惯网 >> 惠女风俗 >> 福建惠安“沙堤李氏”之渊源(3)

福建惠安“沙堤李氏”之渊源(3)

时间: 2013年05月20日 来源:惠安习俗 作者: 惠安小岞 浏览次数:

福建惠安“沙堤李氏”之渊源(3)导读:
小岞“沙堤”李氏宗祠,建于南宋绍兴十四年,于元初被元兵烧毁,明嘉靖28年(1549)修后内围城时,在原七落七开间之第一落大堂基础上重建一落十一架,明万历年间(1608)大地震,遭受严重破坏,明未沿海战乱,祠堂被征用住兵,再遭到严重损毁,顺治十八年倒塌,于清康熙五十四年修祖茔时重建,乾隆二年重修,清未至民国初期多次修善,1948年再次重修,1991年倒塌,1992年由台胞李国灿先生捐资倡议重修,2003年落成,总面积250平方米,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1999年经惠安县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作为小岞李氏的堂号,世代相袭。

 

绍兴十五年三月(1145),李文会因多次弹劾秦桧党徒,抵制秦桧屈膝苟且的行为,结果在秦桧的操纵下,被贬为“提举江州太平观”,再贬“筠州(现江西省高安市)居住,复迁遂州(四川)、泸州等地”。《继资治通鉴.宋纪》绍兴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秦桧死,其党徒垮台。李文会复被委以重任,先复“龙图阁学士”知潭州,再升“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复端明殿学士”。绍兴二十八年(1158)八月初一,李文会病逝于成都,谥“靖节”。著有《金刚经注》、《三教通谕》、《中兴十要》等。《泉州府志.宋仕绩卷52》墓葬于二十二都二甲虎母山,俗称“丞相墓”地名叫李墓(现东桥镇衍海村)。

李文会生三子,长子居住四川成都府,次居住江南湘州府内真珠巷十二街,明未李沾,号毖轩,于崇祯九年(1637)以进士出知惠安县,新来小岞寻根祖迹,并立“东里遗风”坊。《惠安县志.卷二十一》载:“李沾,江南松江进士,明崇祯九年涖惠。”三子李三官居住小岞后内。

李三官(四世)生卒不祥,妻康氏。绍兴二十九年(1159)正月壬午,恩封荫被授赠左中奉大夫。《要录.卷一百八十一》载:“因端明殿学士李文会遗表命进,三官恩泽致仕,赠受左中奉大夫,其致仕恩泽二人。”

三官生五子,长一郞,次二郞迁居东岭李墓看守封茔。据调查,现衍山、衍海一带已无李氏居住,于元未明初,迁移外地。三子三郎移居前里(为前内三李之始祖),四子三四郞迁居土寨赤埕后坑乡,五子庆五分居东头,另建“少宗”(为东头少宗之始祖)。至是,三官后世繁衍小岞后内、前内、净峰洋边、后康李氏,东岭、土寨赤埕李氏,后遍播闽南漳、泉及台湾、金门一带。

从五世至七世,府志县志及各家宗谱中,都没有记载沙堤李氏的特殊人物。至南宋景定年间,三官四世孙李雄(八世)李天勇随抗元名将谢枋得在信州抗元。咸淳十年(1274),度宗死,子恭宗继位,元军大举南下,十一月李雄随谢枋得退守江东,在湖坪大战中,族人李天勇阵亡。景炎三年(1277)三月,铅山之战再败,谢枋得易名变姓逃往福建,李雄随之逃往家乡,分散族人逃亡海外。《后里正顺王考》“景炎三年,无军占据泉州,尽害宗室及士大夫千余,分兵所部进攻惠安,公私庐舍典籍、物器等均被抄毁无遗。”《泉州府志》小岞李氏宗祠,此时被元兵焚毁,仅存残垣余墙。至元二十一年(1238)元朝大赦天下,族人始逐渐回乡,但昔日兴盛之沙堤李氏已大为


福建惠安“沙堤李氏”之渊源(3),文章来 源于惠女风情网

上一篇:李文会、紫阳山与萨天锡 下一 篇:美丽的惠安新娘(小岞)

相关文章列表:惠安小岞 文物保护单位 李文会 惠安 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