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风俗习惯网 >> 闽台风俗 >> 台湾涉漳旧地名(三)(2)

台湾涉漳旧地名(三)(2)

时间: 2013年05月28日 来源:闽台缘 作者: 闽台风俗 浏览次数:

台湾涉漳旧地名(三)(2)导读:
涂志伟  地名也是社会历史的碑铭。几百年来台湾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基本上都与漳州人有关系,许多在台湾开发建设的进程中有功的历史人物,或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地方被作为地名。  以漳籍垦台名人、移民首

中平和、诏安、漳浦县人为多。随后蓝天秀、张嗣徽等人于清雍正年间合力开垦今台中市区的中区和西区,取名为“蓝张兴庄”,即“蓝、张二姓新兴地”之意,蓝天秀、蓝元枚﹙蓝廷珍之孙﹚合垦之地称“蓝兴庄”,后统称为“蓝兴堡”。光绪十一年﹙1885﹚台湾省城位置曾设定于蓝兴堡桥仔头庄,称为台湾府。
  甲寅村  在台中县雾峰乡,古称顶竹围。台湾光复后为纪念雾峰林家第三代林甲寅而命名。顶竹围与下竹围合成现在的甲寅村,林甲寅(1752-1838),字如圭,号宽裕。雾峰林家开基祖林石之孙。祖籍漳州府平和县五寨乡埔坪村。
  爽文坑  在苗栗县卓兰镇坪林里。爽文坑指与林爽文事件有关的河谷,当年林爽文战败后曾进入这里隐避,日据时曾在山谷中立碑记载事件过程,此碑于2001年毁废。坪林里有爽文坑聚落地名,爽文坑溪、爽文坑农路。
  爽文路  在台湾有二处:一是在台中县大里市,为纪念乾隆末年漳州府平和县籍林爽文组织领导台湾抗清事件而命名。二是在南投县中寮乡龙岩村,因林爽文抗清事件时撤退败走的路线而命名。乾隆五十三年﹙1788﹚2月清将福康安于老衢崎(今苗栗、竹南一带)俘林爽文。之后清皇乾隆为嘉奖诸罗民众协助平定林爽文事件,将诸罗县改名嘉义县。
  爽文村  在南投县中寮乡,因乾隆末年林爽文抗清事件撤退败走时经过这里而命名,爽文村位于漳平溪上游南岸。1966年9月爽文村自龙岩村分出。中寮乡还有爽文国中、爽文国小。南投县有县立爽文国中。
  林杞埔  在南投县竹山镇竹山,为纪念明郑成功部将、参军林杞于明永历十八年(1664)率领漳籍部下约二百多人,屯军开垦斗六门、竹山大片垦地之功而称林杞埔。竹山有林杞墓,墓碑刻“明代开辟水沙连功授右弼参军林杞公墓”。1920年改称竹山,今竹山镇城隍庙内有奉祀林杞神像。
  东闵路  在台湾有二处:一是在南投市内新里。二是在彰化县田中镇。纪念祖籍漳浦的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谢东闵(1908—2001)。谢东闵儿媳林澄枝现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
  吴凤乡  即今嘉义县阿里山乡。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平和县大溪壶嗣乌石人吴凤(1699-1769),任阿里山通事,因劝导阿里山土著废除猎首恶习未成,被误杀而舍身成仁。吴凤被尊为“阿里山忠王”,吴凤后裔至今已传十四世。1946年将阿里番界改为吴凤乡。1989年,嘉义县吴凤乡被易名为阿里山乡,阿里山有吴凤宾馆。
  吴凤公园  在嘉义县中埔乡善仁村,也是吴凤殉难成仁处,立有古碑记

台湾涉漳旧地名(三)(2),文章来 源于惠女风情网

上一篇:生根深耕台湾的漳州人 (中) 下一 篇:东山铜钵村与台湾的渊源

相关文章列表:台湾 漳州人 民俗 高雄 情况 民间
·生根深耕台湾的漳州人 
·生根深耕台湾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