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风俗习惯网 >> 惠女风俗 >> 惠安妇女长住娘家习俗述议(2)

惠安妇女长住娘家习俗述议(2)

时间: 2013年04月07日 来源:惠安风俗 作者: 惠安风俗 浏览次数:

惠安妇女长住娘家习俗述议(2)导读:
长期以来,福建惠安残存着长住娘家的婚俗。过去很少引人注意,历史上也未见记载。1951年,厦门大学林惠祥教授到惠安参加土改,在工作中第一次发现了它。之后,他发表了《论长住娘家风俗的起源及母系制到父系制的过渡

集中睡觉,并保证不与丈夫同床,回来时还要汇报。
  二、后果
  由于长住娘家而出现了很多离奇现象和严重的不良后果,结婚多年的夫妻,彼此还互不认识的已是常事。“惠安妇女年节到夫家时,白日只访女伴,天黑方入房,天未明即出。妇女头戴黑巾,下垂至面,男人不能见女面,故夫妇数年尚未能相识。有一次,某人结婚已八年,有一日在涂寨坡晒谷物,遇其妻不相识,经别人告知方相识,”②“第三区延寿乡小坑黄村张王水,结婚七年了,而不识其妻。”⑧我小时也听人介绍过这样一件事:在崇武附近的一个村子,某人当他病重时,哀叹他结婚七年还不认识爱人,他家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把她请来夫家,可是她到丈夫病床前,面只朝他一晃,转身就出房门了。之后,他丈夫叹了一声,说我同她做夫妻七年,只见她半个脸。话声一落,他的气也就断了。长住娘家妇女,只是到了怀孕临产前才赶回夫家生产,因来不及而把孩子生在路上的常有。
封建势力特别强大的惠东地区的长住娘家习俗,必然受到封建礼教的严重渗透和影响,而且二者互相结合起来,残酷地统治了妇女,使之无处栖身,一正如她们经哀叹的:“前到山、后逼海,有苦无人哉(知)。”她们不知什么是欢笑,只会吟唱一些哀曲悲歌,白天下地劳动,经常不约而同地哼起了悲凉的小调,边哼边哭。静峰的东周地区,流行有“雪梅教子”、“四季歌”和“阿兰歌”等。后者开头的一段是:“唱出此歌心头闷,阿兰终身歹命运,父母做代(做事)真蠢笨,害女儿失青春。日曶吃来眠曶困,目屎(眼泪)流落当饭吞……”据说这是一位名叫阿兰的青年妇女,自编自唱的诉苦歌,诉说婚姻家庭的不幸遭遇,表达了广大妇女的共同心声,因而广为流传。不幸的妇女,共同的悲惨命运把她们联结在一起,因而同村的女青年,经常是三五成群地结为姐妹伴,白天各自理家劳动,晚上在一起睡觉,一有空闲就聚会一起,诉说各自苦楚。有些姐妹伴就发展成为姐妹会,参加的成员,一起照相、聚餐,同到庙里焚香、点烛、烧纸钱,向佛发誓:“生同生,死同死,你勿误我,我不误你,”她们企图组织起来,以增强长住娘家和向封建压迫进行斗争的力量,但由于缺乏先进的思想指导,未能摆脱旧想想的束缚,因而丝毫不能改变现实处境,得到的无非是某种暂时的精神安慰而已。
  由于长期的强烈精神刺激,妇女中大量出现癔病。惠东小山一带,已婚的年青妇女,一般在十八至二十岁左右,癔病十分严重。1963年,小岞的南晒村,有一天七、八个妇女聚于一室,先

惠安妇女长住娘家习俗述议(2),文章来 源于惠女风情网

上一篇:惠东地区(清未——30年代)儿童服饰 下一 篇:小岞人吃饭的习惯。

相关文章列表:惠安 妇女 娘家 习俗 述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