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风俗习惯网 >> 惠女风俗 >> 净峰、小岞一带惠安女来历传说和服饰初探(2)

净峰、小岞一带惠安女来历传说和服饰初探(2)

时间: 2012年08月18日 来源:互联网 作者: 佚名 浏览次数:

净峰、小岞一带惠安女来历传说和服饰初探(2)导读:
口 张玉春  黄诚法   在惠安东海边上,从斗尾到东山的两个海岬之间10多公里的狭长地带,一个曾经是冷僻而贫穷的角落,聚居着数以万计清一色的惠安女。   关于她们的来历,扑朔迷离,众说纷纭。   据《惠安文化丛书》记

和更新。下面,让我们从她们不同时期的服饰来欣赏她们追求美、创造美的丰采。
   明末清初,净峰、小岞一带妇女梳的是“大髻头”,周围插满几十支“牛骨”,两边对称地簪满“扶摇”“花垂”和“孔雀尾”等碎插。两颊“巾仔头”流苏抖动。黑色绉纱巾罩头,垂在眼前,可以往外看人,而不被人看到面孔,手腕几对银镯,足上登桥鞋。这是当时的结婚礼服,显得庄重古朴而又大气。
   “八只髻”。秀发编成八只,盤于头上,下垂脑后尺余,两边包有亲自刺绣的“巾仔头”,配以红褐色衣裤,衣襟滚边呈波浪形。这是同期婚后长住娘家或生儿育女后住上夫家时的便装,较前简便而又典雅。
   “双股头”。上世纪40年代前富有人家小姐的头饰。大幅“巾仔头”绣有船只鱼虾图形,轻便地护住两边面颊,围成半喇叭形状,在黑底色的映衬中,额头二排粉红色“匾仔”,鬓边插红色、黄色绒布花,十几条彩带垂下胸前。身着黑“贴背”,露红短袖,贴背与短袖都滚上白色浪花边。色调搭配,既鲜艳又调和,秀丽而端庄。
时代潮流冲刷着浓厚的历史传统,净峰、小岞一带惠女服饰也在变化之中。如果说她们旧时的服饰多少给人沉重之感,那么解放后贯彻了新婚姻法,她们的服饰就变得艳丽又多样,既保有历史传承,也能让我们感受到时代的色彩与脉搏。当然不变的仍是她们那越来越俏丽的身姿。
   “红花球巾”。这是上世纪50年代后女子结婚的时兴装扮。发髻简便,长条的大红绸巾从发髻上往两边垂到膝下,顶端结个大绣球,领口处用“花片”绾住,以凸显出秀美的瓜子脸。红绸巾两边缀满成串的蝴蝶匾,就像蝴蝶洞里水上停满彩蝶的花枝垂条一般。新娘足登绣花鞋,幸福地走上红地毯。
改革开放以来,鲤鱼姑娘们真的纷纷跳出了“龙门”,投身于建筑、雕艺和各种社会职业中,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她们无暇于繁杂的梳洗打扮,于是采用了既符合自己审美观念,也更适应现实,便于劳作的轻便装束,这就是黄斗笠、花头巾、乌蓝裤和银裤链。这种服饰反映了海洋生态环境的自然规律,室外劳作不被日晒雨淋,且能通风散热。
   千百年的头巾半掩面,千百年的黄笠遮美眉,千百年的阔裤配银链,千百年后的右衽衫露肚脐。每逢盛大庆典游乡,成千上万盛装的惠东女走在乡间的大道上,与蔚蓝的大海、金色的沙滩,雪白的浪花相映成趣。
新一代惠安女的精神和丰采牵引着国内外的眼光,令多少文学家、艺术家为之倾倒。这幅亮丽的风情画卷,正成为开拓惠安旅游资源的一张最金贵的名片

净峰、小岞一带惠安女来历传说和服饰初探(2),文章来 源于惠女风情网

上一篇:寻访惠安女 下一 篇:惠安小岞重现传统婚礼现场

相关文章列表:净峰 小岞
·美丽港湾:惠安小岞 
·惠安小岞风光 
·闽南惠安小乍及崇武半 
·花头巾短上衣的风情(摄 
·羊尾山指甲石 
·小岞镇旅游图 
·小岞海上写文章 
·小岞“妈祖”祭日纪实 
·小岞黄花鱼 
·小岞惠安女源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