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风俗习惯网 >> 风俗趣闻 >> 从驱兽到驱傩

从驱兽到驱傩

时间: 2013年03月23日 来源:民间习俗 作者: 风俗趣闻 浏览次数:

从驱兽到驱傩导读:
狩猎,是人类延续了几百万年的生产项目,再驱赶中猎取动物是一种基本的技能。经历了旧石器时代长期的狩猎实践,人们不断观察和摹仿动物行为,在狩猎之余也会手舞足蹈,以表达狩猎成功的喜悦和对动物的喜爱,并力求摹

狩猎,是人类延续了几百万年的生产项目,再驱赶中猎取动物是一种基本的技能。经历了旧石器时代长期的狩猎实践,人们不断观察和摹仿动物行为,在狩猎之余也会手舞足蹈,以表达狩猎成功的喜悦和对动物的喜爱,并力求摹仿得逼真。这便是原始驱赶式群舞,一种最接近自然状态的艺术。

稍晚,发明了面具狩猎法,人们靠着面具伪装,接近和袭击野兽变得比较轻易,狩猎成功率大为提高。人们便以为面具本身具有某种力量,因而产生了崇敬甚至敬畏面具的心理,早期的狩猎面具是假形和假头。在原始假面驱赶式群舞与原始巫术结合之后,逐渐演变成原始假面式巫舞;进入新石器时代,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驱赶巫舞逐渐转向以农耕为主题,成为农业社会的驱赶式巫舞。

生活在不同地区的早期人类,本来就有相对不同的生活状况。私有财产的出现,促成了社会的大分化。在我国,就有定居的旱作农业、稻作农业、半定居农业、草原游牧业、高原农牧业等不同经济类型同时并存。最迟到青铜时代,便形成了中原史官文化、南方巫官文化、北方萨满文化等不同文化形态。至少在考古学上,它们之间有着质的区别。进而造就了许多不同形态的假面驱赶巫舞。在中原,则形成原始傩仪。

这种原始傩仪应当有这样一些特点:最初是随意、杂乱无章的,没有整洁的步伐,摹仿的是追捕动物时的速度和效率。没有程式,无需继续,每次的舞姿可以不同。但是,少不了“驱逐状“这个基本形态语言;要披兽皮(准假形)或戴兽皮假形面具,跟真狩猎时一样做动物妆扮,并且力求摹仿得逼真。


从驱兽到驱傩,文章来 源于惠女风情网

上一篇:中国古代传统礼仪习俗 下一 篇:“楚酥切玛”的礼俗

相关文章列表:古代习俗 中国习俗 民间习俗 驱兽